《六月之蛇》:刻畫女性慾望的能與不能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 — — 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 — — 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Jul 9, 2023Jul 9, 2023
《日麗》Aftersun:陪妳(你)度假日對我來說,對《日麗》的喜愛其實是出自於私心又偷懶的理由:電影裡那顆父親在旅館房內,獨自面對填滿夜色的窗,讓攝影機藉以透過黑夜來映照父親回放DV片段的正臉,幾乎與我小時候曾撞見父親自己在電腦上反覆播放我小時候的DV畫面如出一徹。那時候,我已經不太和他說話了,他越來越不懂我,而我也正…May 3, 2023May 3, 2023
《第三次求婚》Yuni:來不及名狀的超脫成長回顧去年甫以《娜娜:逝水年華》(Nana: Before, Now, and Then)入圍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印尼導演卡蜜拉.安迪尼(Kamila…Feb 12, 2023Feb 12, 2023
《智齒》與救贖(完成)式《智齒》的英文片名Limbo,譯作「靈薄獄」,意指地獄的邊緣,是罪不致入地獄受難,而必須在此等待救贖者的安置之地;而翻開辭典則會得到「處在不確定、面臨不受控處境或無進展而停滯的狀態」這個解釋。Dec 25, 2022Dec 25, 2022
《講話沒有在聽》敘事拼裝的最後一程當《講話沒有在聽》以上下顛倒的影像開場,戲班子行過散著魔幻光的長廊仿若來迎接老爹的鬼差,先行地試圖為影片墊下人鬼共處而產生對話錯位的喜劇前提,再隨著母親返家進門,和煦色光消逝轉為陰冷色調填充接下來作為主場景的屋內,在舞台劇般的空間裡,營造出一個人處在生死過渡階段時,面對生前執念最…Nov 30, 2022Nov 30, 2022
喜劇身體能否鑽過生存孔隙:從《稻草人》到《無言的山丘》油畫質地飽和色彩的山間遠景,谷間鳴盪嬉鬧或俗語怒罵,殖民歷史透由笑謔口吻的對白和肢體在偶戲式的眾人物關係操弄間懸掛起悲劇史實的帷幕,這是王童「臺灣三部曲」一貫的敘事風格。由《稻草人》(1987)看一家子機運巧合下「生之我幸」的喜劇開場;《香蕉天堂》(1989)流離的底層外省人在白…Aug 29, 2022Aug 29, 2022
楊德昌的現代城市相|前言:《青梅竹馬》楊德昌眼裡的城市相,個體劃歸於線條矩陣裡,穩穩地塞在現代物理規則中,隨著都市脈搏起伏運轉。《青梅竹馬》開場,阿隆(侯孝賢飾)與阿貞(蔡琴飾)就站在新屋落地窗的兩片玻璃前,望出去的同一片未來即被割裂。Aug 21, 2022Aug 21, 2022
《野蠻人入侵》|多重敘境裡如何拼貼自我?千禧年初,馬來西亞電影圈掀起了一股以獨立影人主導、擅於游擊拍攝的電影新浪潮,其中,大荒電影的創辦人陳翠梅作為掀浪者之一,為馬來西亞電影提攜新導演、電影工作者,更在對族群、階級等議題相當保守的馬來西亞影壇中,嘗試切入、梳理,開創別於既有敘事的影像敘事。Jul 31, 2022Jul 31, 2022
《永別了,柏林》Fabian oder Der Gang vor die Hunde:道德作為時代倒錯的玩笑高噪點視野和搖擺的舉步,未辨明出時序的景深在開場的一束頂光裡糊成一片,而夜晚的柏林也因主角和女子在鏡頭裡的跑動而震顫。Jul 18, 2022Jul 18, 2022